PRP干预对KOA模型大鼠软骨IL-6、TNF-α及p38MAPK的影响

目的:建立大鼠膝骨关节炎(KOA)动物模型,观测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大鼠关节软骨IL-6、TNF-α以及p38MAPK蛋白含量表达的影响,探讨PRP干预KO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3只雌性健康SPF级SD大鼠为实验研究对象,体质量约为180~220g,平均重量为(186.32±10.20)g。将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N组,n=8)、PRP干预组(P组,n=9)和模型对照组(M组,n=10),剩下的16只用于采血制备PRP。参照文献使用碘乙酸钠膝关节腔注射诱导P组和M组建立大鼠KOA动物模型。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将P组大鼠selleck HPLCLY2157299 IC50膝关节腔中注入PRP干预,每次注射0.1ml,每周1次,共4次,将M组大鼠的膝关节腔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N组大鼠不予以任何干预处理。在造模前、造模成功后、第2周和第4周,各组分别进行体重和四肢抓力测试。干预4周后,处死大鼠,取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制作光镜切片观测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Mankin评分法评估软骨损伤程度,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软骨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软骨组织中p38MAPK和p-p38MAPK蛋白的含量表达。结果:本组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良好,未出现意外死亡情况。(1)体重和抓力测试结果表明:造模成功后,M组和P组低于N组(P<0.05);干预2周和干预4周时,M组、P组均低于N组(P<0.05);与M组相比,P组高于M组(P<0.05)。(2)关节软骨组织学变化:N组关节软骨结构完好,HE染色显示骨层清晰,表层平滑,软骨细胞分布均衡,未见簇集和明显潮线;P组软骨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纤维组织增生程度不一,巨噬细胞未见明显增生;而M组关节bio-based inks软骨层受损,伤及钙化层,关节软骨全层缺失,软骨层被大量增生的纤维组织和炎性细胞充填。(3)软骨Mankin评分结果:N组评分为(0.00±0.00)分,P组为(2.33±1.21)分,M组为(8.67±1.75)分,3组软骨Manki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IL-6、TNF-α含量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M组、P组含量均高于N组(P<0.05);与M组相比,P组含量显著低于M组(P<0.05)。(5)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与N组相比,M组、P组表达结果显著升高(P<0.05);与M组比较,P组表达结果显著降低(P<0.05)。结论:(1)PRP可以降低KOA关节软骨中IL-6和TNF-α含量水平,减轻炎症反应;(2)PRP可以下调p38MAPK和p-p38MAPK蛋白含量表达,可能与抑制p38MAPK通路激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