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Dolutegravir体外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α-硫辛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α-硫辛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α-硫辛酸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两组,各50例,单独治疗组患者接受α-硫辛酸单独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α-硫辛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疼痛程度、血糖控制情况、神经康复情况、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端麻木、疲乏、懒言、气短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肢端麻木、疲乏、懒言、气短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NCV、MNCV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NCV、MNCV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previous HBV infection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VAS评www.selleck.cn/products/smoothened-agonist-sag-hcl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SS评分均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单独治疗组68.00%(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α-硫辛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较α-硫辛酸单独治疗显著。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elleckchem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54例DN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3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DN患者分为Ⅰ期组32例,Ⅱ期组84例Microbiota functional profile prediction,Ⅲ期组90例,Ⅳ期组48例;根据血清肌酐及尿量将DN患者分为AKI组19例和非AKI组235例;比较血清肌酐、尿液TIMP-2、IGFBP7水平在不同组别患者中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液TIMP-2、IGFBP7水平及尿肌酐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尿液TIMP-2、IGFBP7与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尿液TIMP-2、IGFBP7及血清肌酐诊断DN患者发生AKI的效能。结果 研究组血清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eGF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Ⅳ期DN患者血清肌酐、尿TIMP-2与尿肌酐的比值(TIMP-2/尿肌酐)、尿IGFBP7与尿肌酐的比值(IGFBP7/尿肌酐)均高于Ⅰ期、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血清肌酐、尿TIMP-2/尿肌酐、尿IGFBP7/尿肌酐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TIMP-2、IGFBP7与血清肌酐、HbA1c、血尿酸、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β_2-微球蛋白selleckchem Docetaxel均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白蛋白、eGFR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尿液TIMP-2、IGFBP7、血清肌酐预测DN患者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6(95%CI:0.587~0.756)、0.864(95%CI:0.792~0.918)、0.618(95%CI:0.528~0.703),尿液TIMP-2联合IGFBP7预测DN患者发生AKI的AUC为0.926(95%CI:0.866~0.965)。结论 DN患者尿液TIMP-2、IGFBP7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呈上升趋势,对DN患者发生AKI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乳腺癌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与免疫组化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形态学特征在免疫组化标记物阳性与阴性之间的差异性,selleck HPLC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乳腺癌患者88例,culture media均行CESM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物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及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点击此处)],分析乳腺癌患者CESM病灶形态学特征大小、边缘、形态、微钙化、强化程度,将CESM形态学特征与免疫组化标记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8例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癌64例,导管内原位癌10例,浸润性癌伴导管内原位癌10例,浸润性癌伴乳头状癌2例,导管内癌伴乳头状癌2例。免疫组化标记物ER、PR、HER-2、Ki-67在乳腺癌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61.36%、50.00%、70.45%、84.09%。肿瘤大小与Ki-67阳性表达有关(P=0.003);形态与PR、HER-2阳性表达有关(P=0.031、0.001);微钙化与Ki-67阳性表达有关(P=0.009);“毛刺征”与ER阳性表达有关(P=0.020);强化程度与HER-2、Ki-67阳性表达有关(P=0.014、0.030)。结论 乳腺癌CESM形态学特征与免疫组化标记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ESM形态学特征在乳腺癌诊治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自拟四君子汤合消风散加减治疗NSCLC的预后研究
目的 分析自拟四君子汤合消风AM-2282纯度散加减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90例NSCLC患者,其中43例接受自拟四君子汤合消风散加减联合顺铂+紫杉醇(TP)方案治疗为观察组,47例接受TP方案治疗为SAG核磁对照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效果、血清肿瘤相关指标及预后等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Biostatistics & Bioinformatics解率(OR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咯痰、气短及食欲不振等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咳嗽、咯痰、气短及食欲不振等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各肿瘤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相比于单独使用TP方案治疗,自拟四君子汤合消风散加减联合TP方案可以有效缓解NSCLC患者病情进展,并可以改善其预后。
基于组学的传统米酒发酵糖化过程相关酶研究
中国酿造米酒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品质和风味独特的传统低度发酵酒,近年来为越来越多不同层次消费者所青睐。传统米酒酿造采用了典型“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技术,是一个多菌种与复杂酶系参与的发酵过程,酿造机理十分复杂,其中糖化过程所涉及的关键酶及其作用尚不清晰,影响了对传统米酒酿造的控制,继而影响米酒产品品质,限制了米酒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本研究基于目前中国米酒的研究现状,探究米酒发酵糖化过程相关酶系的组成,解析其来源及功能,为中国米酒酿造机理的解析和酿造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对促进米酒行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实践应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Lateral medullary syndrome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2种不同米酒酒药(糖化型和糖化发酵型)进行传统米酒发酵,对米酒发酵参数特点以及糖化过程相关酶活进行了分析。两类米酒发酵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典型性,糖化发酵型酒药比糖化型酒药发酵高峰早约4天,较早表现出酒精含量显著积累、糖化酶活力和还原糖含量明显下降;而糖化型酒药发酵过程中高水平糖化酶活力和还GW-572016抑制剂原糖含量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数天),酒精的积累也相对更慢。对米酒发酵过程参数与酒药的发酵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总体上相关性不高。(2)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分别对两种酒药及其米酒发酵过程中的五个时间点发酵醪样品进行了微生物组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米酒的发酵过程中,发酵醪的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同酒药酿造米酒的微生物群落也存在较明显的变化差异。米酒发酵主要微生物包括6个真菌属和6个细菌属,其中有两种真菌丰度最优,分别是Rhizopus在米酒发酵前期丰度占优,Saccharomyces在米酒发酵后期丰度占优;Bacillus为优势细菌。发酵过程中Rhizopus和Bacillus的丰度与糖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显示出较好正相关性,Saccharomyces与米酒发酵过程中发酵失重和乙醇含量有明显正相关。(3)通过非标定量蛋白质组测定,重点分析了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胞外蛋白质组的组成、功能和变化情况,并探讨了其与糖化过程相关的主要酶活指标的可能联系。共鉴定到发酵过程微生物胞外蛋白90种,主要来源微生物为Saccharomyces和Rhizopus(相对含量97.9%~99.9%),且蛋白丰度变化情况与其来源微生物的丰度变化情况相似;主要功能蛋白为蛋白酶类和糖苷水解酶类(相对含量76.1%~98.1%),其中有3种糖苷水解酶和2种蛋白Berzosertib供应商酶总相对含量超过1%。将发酵过程微生物胞外蛋白的丰度与发酵过程主要酶活力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葡萄糖淀粉酶和蛋白酶等酶与糖化过程相关酶活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4)探究了酸性蛋白酶活力对米酒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初期添加酸性蛋白酶可使糖化型酒药的米酒发酵表现接近糖化发酵型酒药,表明酸性蛋白酶可以通过影响酵母的增殖达到促进米酒快速发酵、进而缩短糖化和发酵时间的作用,确认了其是米酒酿造中糖化过程的重要酶系组成。
2010年-2021年中国人群肺癌危险因素及易感基因GSTM1多态性的Meta分析
目的:探寻近十年中国人群肺癌发病与相关危险因素及GSTM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自2010年01月01日至2021年08月0PI3K/Akt/mTOR抑制剂1日有关国内人群的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NOS量表评分筛选文献并提取肺癌相关危险因素,利用ReviewManager5.3和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总计纳入45 904例研究对象。在剔除影响异质性的研究后,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得到Meta分析结果为:吸烟[OR(95%CI)=3.29(3.02~3.57)Staurosporine体内]、被动吸烟[OR(95%CI)=2.31(2.03~2.62)]、肿瘤家族史[OR(95%CI)=4.36(3.30~5.77)]、规律锻炼身体[OR(95%CI)=0.41(0.34~0.48)]、常吃蔬菜水果[OR(95%CI)=0.41(0.35~0.48)]、饮茶[OR(95%CI)=0.66(0.60~0.73)]、呼吸系统疾病史[involuntary medicationOR(95%CI)=2.89(2.24~3.73)]、情绪压抑[OR(95%CI)=2.78(2.25~3.44)]、油烟接触[OR(95%CI)=3.45(2.73~4.35)]、住宅附近有污染工厂[OR(95%CI)=1.87(1.55~2.26)]和GSTM1缺失[OR(95%CI)=1.87(1.66~2.11)]为肺癌发病影响因素。结论:近十年国内人群肺癌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被动吸烟、肿瘤家族史、呼吸系统疾病史、情绪压抑、油烟接触、住宅附近有污染工厂和GSTM1缺失;保护因素有:规律锻炼身体、常吃蔬菜水果、饮茶。
菊苣多糖对免疫抑制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试验旨Enzyme Assays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0.5%菊苣多糖对免疫抑制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将168羽45日龄健康K9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羽。对照组和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菊苣多糖组和菊苣多糖+模型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菊苣多糖,模型组与菊苣多糖+模型组连续3 d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对照组与菊苣多糖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菊苣多糖组肉鸡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优于对照组、模型组(P<0.05),菊苣多糖+模型组优于模型组(P<0.05);105日龄时,菊苣多糖+模型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4个采样期中,模型组IgA、IgG和IgM浓度最低,菊苣多糖+模型组的IgG浓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盲肠α多样性显www.selleck.cn/products/torin-1示,菊苣多糖+模型组Ace指数和Chao1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在门水平上,60、75、105日龄时,菊苣多糖+模型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模型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低于模型组;在属水平上,60、75、90日龄时,菊苣多糖+模型组另枝菌属相对丰度较模型组均有所提高(P<0.05)。可见,在肉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菊苣多糖,能一定程度消除Captisol供应商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作用,改善肉鸡生长性能,维持免疫抑制肉鸡肠道菌群稳态,提高肉鸡免疫功能。
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76例接受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Canagliflozin研究购买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好坏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确定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因Pexidartinib化学结构素。结果 7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38例,预后不良38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Protein antibiotic患者的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出血量、高血压病史、手术时机、出血进入脑室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出血量≥60 mL、出血进入脑室、术前GCS评分≤8分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年龄≥60岁、出血量≥60 mL、出血进入脑室、术前GCS评分≤8分,临床需要在明确影响因素后尽早对患者展开相应干预措施,以使患者获得理想预后。
生物絮团系统中不同养殖比例对松浦镜鲤营养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喀斯特山区生物絮团系统中池塘不同养殖比例对主养鱼松浦镜鲤medicine review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生物絮团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购买BI 10773支撑。【方法】在池塘生物絮团系统中设置3种不同养殖比例,即松浦镜鲤与鲢鱼、鳙鱼和草鱼按照80∶20、75∶25、70∶30投放鱼苗,养殖190 d时比较不同养殖比例浦镜鲤的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不同养殖比例间松浦镜鲤肌肉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前肠和后肠的消化酶活性不同养殖比例间差异不显著,均以75∶25的较高;中肠的消化酶活性中,75∶25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70∶30,与80∶20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肝脏抗氧化指标中,丙二NSC 125973 IC50醛含量75∶25显著高于70∶30(P<0.05),与80∶20间差异不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以75∶25的最高。血清生化指标除75∶25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70∶30和80∶20外(P<0.05),其他指标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生物絮团系统中,松浦镜鲤与其他鱼类按照75∶25投放时的蛋白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高于其他处理。松浦镜鲤与鲢鱼、鳙鱼和草鱼按75∶25的投放比例较适宜松浦镜鲤生长。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山慈菇-漏芦药对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筛选山慈菇-漏芦药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通过体外实验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获取山慈菇-漏芦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使用GendCards筛选乳腺癌疾病的相关靶标基因;通VX-661溶解度过Venn软件筛选出药物与疾病的共同作用靶点;构建出药物-疾病的靶点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更多;通过基因本体(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分析;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结果:通过筛选得到山慈菇-漏芦有效化学成分7个,有效作用靶点61个,其中作用于乳腺癌的相关靶点55个。通过GO富集分析共富集到条目832个,在生物学过程方面集中体现。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富集到85个条目,包括肿瘤抑制基因信号通路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了山慈菇-漏芦醇提取物可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的凋亡,与空白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0.1%溶剂组)相比较,给药组MDA-MB-231细胞吸光度显著降低(P<0.01),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示,与空白组和DMSO组相比较,各给药组细胞中磷酸化(p)-PI3K/PI3K,p-Akt/Akgenetic carrier screeningt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山慈菇-漏芦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并可以诱导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