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阳和汤加减方治疗下肢ASO(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液指标,以评价中药热奄包联合阳和汤加减方治疗下肢ASO(寒凝血瘀证)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03月至2022年08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二科住院并诊断为下肢ASO且中医辨证分型为寒凝血瘀证的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静滴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和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同时口服阳和汤加减方汤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中药热奄包置于患者双下肢腓肠肌处,以覆盖委中穴、承山穴和三阴穴为准。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21天。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肢ASO症状量化评分、ABI、小腿和足背皮肤温度以及血液指标结果,以评价中药热奄包联合阳和汤加减方治疗下肢ASO(寒凝血瘀证)的疗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液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治疗组在皮肤温度感、疼痛、IC距离、IC缓解时间、ABI和小腿、足背皮肤温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液指标方面,治疗组的CRPARV-associated hepatotoxicity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FIB的改善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GSK2118436纯度:1.中药热奄包联合阳和汤加减方治疗可改善下PEG300小鼠肢ASO(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症状如肢体发冷、疼痛,增加间歇性跛行距离,提高ABI,提升下肢皮肤温度和减少CRP,临床疗效显著。2.中药热奄包联合阳和汤加减方治疗下肢ASO(寒凝血瘀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可操作性强,适合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中推广。
毛蕊花糖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毛蕊花糖苷广泛分布于兔耳草、地黄、车前子等多种植物中。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其显著,特别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优秀的药用价值,其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来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减少自由基堆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来保护神经细胞起到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作用;通过阻止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沉积Akt抑制剂、抑制凋亡、和增强胆碱能活动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通过减少脊髓神经元细胞损伤来治疗多发性硬化;此外,毛蕊花糖苷还通过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Monoamine Oxidase, MAO)含量起到抗抑郁作用;通过抗炎、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来减少神经元损伤来减轻脑缺血再灌Cobimetinib NMR注的损伤;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来起到抗惊厥的作用;还能通过增加脑内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 NT)、海马突触结合蛋白-1(Synaptotagmin-1, Syt1)和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Tropomycin Receptor Kinase A, TrkA)的表达,增加突触可塑性来起到改善记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3忆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毛蕊花糖苷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毛蕊花糖苷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胆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胆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Emricasan抑制剂0年10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点击此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和胰胆管水成像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胰胆管水成像诊断胆管癌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60例疑似胆管癌患者,术后确诊阳性33例,阴性27例;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出真阳性32例,真阴性26例;采用胰胆管水成像诊断出真阳性25例,真阴性23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灵敏度96.97cellular structural biology%(32/33)、准确度96.67%(58/60),较胰胆管水成像的75.76%(25/33)、80.00%(48/60)高,漏诊率3.03%(1/33),较胰胆管水成像的24.24%(8/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0.713、8.086、4.632、0.866,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胆管癌诊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降低漏诊率,应用价值较高,对指导临床治疗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程丑夫从肝气失调论治难治性高血压病验案3则
<正>程丑夫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擅长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笔者有幸跟随程教授学习,现将其从肝气论治难治性高血压的验案3则介绍如下。1风气作眩胡某某,女,62岁,2022年3月21日初诊。发现血压偏高5年余,加重1月余。患者5年前体selleck NVP-TNKS656检发现血压偏高,确诊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患者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酒石酸美托洛Roxadustat生产商尔、氢氯噻嗪片降压,自诉平时血压控制不佳,近1个月血压明显偏高,最高达185/103 mmHg。刻症见:头晕,头胀痛,夜寐差,入睡困难,多梦,夜间时感手指麻木,口干,颈项部胀痛,纳食可,二便调。2019年有脑梗死病史,无遗留后遗症状,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舌红、苔黄腻,脉弦。血压:172/86 mmHg (口服降压药后)。西医诊断: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为风气作眩证。治以降气平肝,清火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茯神、栀子、黄芩、泽泻、桃仁各10 g,钩藤、杜仲、川牛膝blood lipid biomarkers、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丹参、炒酸枣仁各15 g,石决明(包,先煎) 30 g,全蝎4 g。共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降压药自备,注意观察血压。
基于中医证候要素的IgA肾病向ESRD进展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MePulmonary bioreactionta分析结合多中心IgA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中医证候要素为为主的IgA肾病向ESRD进展的相关预后危险因素,并评价中医药治疗对IgA肾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IgAN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Meta分析,通过对近十年国内外文献的检索及荟萃分析探究相关因素对IgA肾病向ESRD进展的影响;第二部分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2012年1月-2022年10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科门诊及疗区的三家中心的668例IgAN患者,采集并整理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临床理化检查、肾脏病理信息、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四诊信息等资料,按照终点事件发生与否进行分组,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并随访复合终点事件血肌酐超基线值30%、e GFR较基线值下降百分比大于30%、CKD分期进展至少一个分期、已经发展至终末期肾病或透析、死亡的发生情况。在描述性统计基础上,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中西医风险因素selleck NMR筛选,并绘制相关中医证候要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总结IgA肾病向ESRD进展的预后相关因素。第三部分评价中医药对IgA肾病预后的影响:纳入IgA肾病患者295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纳入病例分为中医队列和西医队列,观察中药治疗疗程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进行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结果:第一部分Meta分析,通过对纳入文献的整理,共有3篇文献报道了年龄同IgA肾病向ESRD进展的HR及95%置信区间;有3篇文献报道了血尿与IgA肾病进展的相关数据;3篇文献报道了关于MEST评分中T1-T2评分的相关结果;4篇文献报道了关于血尿酸水平同IgA肾病进展的数据。以上因素发生终点事件的HR及95%Cl分别为1.06(1.02-1.11)、1.69(0.99-2.89)、2.88(1.46-5.71)、1.47(1.14-1.89)。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研究最终纳入患者295例,其中西医队列152例,中医队列143例。男性167例(56.60%),病程为3.84(2.46-7.57)年,年龄为38.0(29.0-49.0)岁,随访时间为3.13(1.90-6.45)年。通过对中医队列143例患者的描述性统计,发现在中医主证方面,占比最高的为肺脾气虚证(49.65%),其次为脾肾阳虚证(20.54%)、气阴两虚证(20.28%)、肝肾阴虚证(7.69%)、下焦湿热证(3.50%)和外感风热证(2.80%)。在兼证方面,按照占比降序排列分别为湿热(37.06%)、痰湿(21.68%)、水湿(21.43%)、血瘀(18.18%)、肝郁(9.79%)、浊毒(2.80%)、寒湿(2.80%)。终点事件组及无终点事件组各本证中脾肾阳虚证终点事件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无终点事件组,余下本证组间比较未见明显不同(P<0.001);中医兼证中水湿证在终点事件组发生的比例要高于无终点事件组(P=0.044<0.05)。经Cox回归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后,中西医队列中发现年龄、疗法、性别、尿素氮、24h尿蛋白、T评分、T2评分7个变量为IgA肾病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医队列Cox回归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后,发现收缩压、血肌酐、24h尿蛋白、中医主证脾肾阳虚证、症状水肿为IgA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三部分评价中药疗效:共纳入病例295例,西医队列152例,中医队列143例。两组基线在年龄(P<0.001)、甘油三酯(P=0.006)、低密度脂蛋白(P=0.006)、尿素氮(P=0.001)、尿红细胞计数(P=0.009)、血清IgA(P=0.007)、尿比重(P<0.001)、E评分(P=0.003)、S评分(P<0.001)、T评分(P=0.005)10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后,疗法变量HR及95%ClVX-661试剂为0.54(0.34-0.88),为IgAN向ESRD进展的保护性因素。在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方面,中医队列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西医队列(21.68%VS.39.47%,P=0.001),使用中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17.79%。不同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中,脾肾阳虚证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脾肾阳虚证组(65.22%VS.13.33%,P<0.001),其他证型未见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中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得出中药治疗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平均时间为7.12(6.44-7.81)年,西药治疗组为12.78(10.31-15.25)年,中药治疗组同西药治疗组相比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平均时间延缓5.66年。通过对药物使用疗程进行分层研究后,肺脾气虚证(P=0.045)、气阴两虚证(P=0.047)、脾肾阳虚证(P<0.001)中,当中药治疗疗程>5年时,终点事件组同无终点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筛选及Meta分析,发现除血尿外,年龄、血尿酸、MEST评分T1-T2均同IgA肾病向ESRD进展相关。2、Cox回归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发现中医证候要素:脾肾阳虚证,中医症状水肿,以及年龄、疗法、性别(男性)、尿素氮、24h尿蛋白、T评分、T2评分、收缩压、血尿酸为IgAN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对IgA肾病脾肾阳虚证的患者积极治疗,延缓其向ESRD进展。3、中医药治疗是IgAN进展的保护性因素,中医药治疗能够降低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规律长程的中医药治疗可有效降低IgAN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小青龙汤对寒饮内蕴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基于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8只作为正常组(Normal),对剩余42只大鼠施加低温环境、冰水游泳、冷食冷饮5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CGN产生。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小青龙汤低剂量组、小青龙汤中剂量组、小青龙汤高剂量组。小青龙汤灌胃15 d后,收集24 h尿液,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取两侧肾脏。进行24 h尿蛋白、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含量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肾脏病理组织观察;免疫组化(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TLR4、MyD88、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LR4、MyD88、NF-κB p65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Biopsia líquida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BUN、Scr、TNF-α、IL-1β、IL-4、IL-6、IL-8含量明显升高(P<0.01),ALB含量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肾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结构紊乱,肾小球系膜细胞严重增生,肿胀,部分膜细胞脱落,明显病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Empaglifloz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青龙汤高剂量组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小青龙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BUN、Scr含量显著降低(P<0.01),小青龙汤低、中、高剂量组ALB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小青龙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4、IL-6、IL-8含量显著降低(P<0.01);小青龙汤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明显减轻,炎性细胞减少,肾组织结构趋于正常;小青龙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中的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小青龙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中的TLR4、MyD88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小青龙汤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中的NF-κB p65 mRNA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寒饮内蕴型CGN大鼠模型的造模方法具有可行性;小青龙汤治疗CGN大鼠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并使该通路所介导的TNF-α、IL-1β、IL-4、IL-6、IL-8炎症因子减少,进而降低CGN大鼠肾脏炎症反应,确认细节减少尿蛋白的产生,改善肾功能。
分阶段干预改善青少年抑郁病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效果
目的:分析分阶段干预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方Bucladesine分子式法:选取2021年7bioprosthetic mitral valve thrombosis月—2022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收治的90例青少年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分阶段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Barratt冲动行为量表(BIS-Ⅱ)、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PieiCanagliflozinr-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抑郁、冲动行为、自我伤害及自我意识评分改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实施分阶段干预有助于缓解其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意识水平,降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冲动行为。
半夏泻心汤分阶段综合治疗RHPI的效果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分阶段综合治疗RHPI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入我院的122例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Refractory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RHP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61例和试验组6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三阶段综合治疗,第二关键阶段均采取四联抗菌治疗,对照组第一准备阶段和第三巩固阶段采取保护胃黏膜及促进胃动力治疗;试验组第一准备阶段和第三巩固阶host genetics段均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组间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根除率及复感率。结果治疗前,组间中医各项selleck证候(嘈杂吞酸、纳呆少食、肠鸣、便溏不爽、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痞闷胀满、口苦口干、嗳气烧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Pexidartinib NMR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上述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一个月后,试验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一年后,试验组Hp复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分阶段综合治疗RHPI,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Hp根除率,降低Hp复感率。
驼乳对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
顺铂用于治疗多种癌症,但剂量过高时会在机体内引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为了研究驼乳对顺铂诱导小鼠AKI的预防保护作用及其在Nrf2/HO-1通路中对肾脏的保护机制,该研究建立AKI小鼠模型,检验驼乳的抗LEE011氧化、抗炎症和肾保护功能。结果表明,驼乳可显著降低因顺铂诱导而上升的小鼠血尿素氮、血清肌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肾损伤分子-1浓度(P<0.05),可通过清除活性氧降低丙二醛水平(P<0.05),使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含量上升(P<0.05);驼乳干预亦能显著降低小鼠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白介素-6的含量(P<0.05)。HE染色显示驼乳可以改善小鼠肾组织切片因顺铂诱导而出现的肾小管扩张、蛋白质沉淀和肾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等症状;TUNEL染色结果显示,驼乳干预能改善顺铂导致的细胞凋亡现象。小鼠肾组织中5个炎症相关基因(Nrf2、HO-1、IL-6、IL-1Hepatitis managementβ、TNFselleck HPLC-α)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结果表明驼乳处理显著降低了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驼乳干预可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来缓解氧化损伤,进而减轻小鼠肾损伤。驼乳还能够抑制肾脏炎症因子的侵入,减少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病理学损伤与细胞凋亡,这种保护作用可通过调节Nrf2/HO-1通路来实现。
碳毡改性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降解萘普生的效能和机制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因其药效良好、便于使用而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造福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日前已被多个国家和相关学者关注。其中萘普生(Naproxen,NPX)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的一种,具有解热、阵痛以及抗炎作用。随着人类的广泛使用已经能在环境中有着不同浓度的检出,这主要来源于制药废水、农场及城市污水等等。同时,由于萘普生的难降解性而不能被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所降解。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NSC125066体内实验剂量绿色、有效的水处理方法来去除水中的萘普生药物。电化学氧化法(Electrochemical Advance Oxidation Process,EAOP)属于高级氧化法的一种。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该水处理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活性物种氧化水中的萘普生,同时电极表面的直接氧化也加快污染物的降解。在这些优点下,电化学氧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和研究,致力于药物废水的深度处理。本文通过选择理化性能良好、成本低廉的碳毡电极作为电化学氧化体系的阳极,并使用电沉积Pb O_2和Mn O_2、酸碱活化等方法制备改性电极。实验证明最佳改性方法为1M Na OH超声活化30分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等表征手段说明碱活化是通过增加电极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来提高电极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电极的电催化活性。而金属氧化物的负载并未提高电极的性能。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碱活化碳毡阳极电化学体系降解萘普生废水的效能。萘普生的降解实验表明,60分钟内该体系能去除溶液中99.9%的萘普生。接着详细研究了工艺参数(电流密度、初始p H、NPX初始浓度、电解质种类和浓度)和水体中金属阳离子(Ca~(2+)、Mg~(2+)浓度)对降解的影响。接着考察了该电化学氧化体系在实际水体中的降Tezacaftor NMR解率。并研究了碱活化碳毡电极的降解稳定性,结果证明在丙酮和碱洗条件下,碳毡电极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循环使用7次降解效率不会有较大程度的下降。通过活性物种淬灭实验初步确定该体系直接氧化与间接氧化的贡献,以及间接氧化存在的活性物种,结果表明直接氧化参与贡献约36.8%的降解率,而间接氧化贡献63.2%的降解率,同时Lab Automation?OH被证明为主要的活性物种。使用香豆素(COU)探针法对比考察碱活化碳毡阳极体系与原碳毡体系生成主要活性物种?OH量的比较。经计算后,碱活化碳毡体系60min内累计产生0.61μM的?OH,远超过原始碳毡的0.33μM。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NPX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并根据活性物种分析推理降解路径。总之,本文比较了碱活化和电沉积法对改性碳毡阳极电催化活性的影响,为碳毡阳极的应用和萘普生制药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绿色高效的处理方法,也为电化学氧化阳极材料的应用和改性方法提供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