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3-5期(非透析)患者继发心衰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探究CKD3-5期(非透析)患者继发心力衰竭(HF)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改进当前治疗方案并提高临床及亚临床心衰的早期识别,进而突破当前CKD合并HF诊断不足因而治疗不足的瓶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的CKD3-5期(非透析)患者,依照纳排标准共计纳入229例。2.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根据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纳入患者分为非心衰组和心衰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CKD病因、心衰相关危险因素、CKD分期、实验室指标、心衰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中医四诊信息等。3.将以上资料导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上述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差异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合并心衰的危险因素,并探寻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分析,本研究共收集229例CKD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病分析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心衰组中占比较高,慢性肾小球肾炎在非心衰组占比较高(P<0.05);心衰常见危险因素分析中,心衰组患者冠心病、贫血人数占比均高于非心衰组(P<0.05);实验室指标分析:心衰组中ALP、i PGSK1120212分子式TH、P、Scr、CRP、24h-Upro高于非心衰组,Ca,e GFR,红细胞计数,Hb水平低于非心衰组(P<0.05)。2.CKD分期分布情况:CKD3期患者63人,其中继发CHF的患者23人(占36.5%);CKD4期患者90人,继发CHF患者19人(占21.1%);CKD5期患者76人,继发CHF患者39人(占51.3%)。CKD分期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3.CKD3-5期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血iPTH水平、血P水平、血CRP水平、24h-Upro水平、eGFR与CKD3-5期患者发生心衰呈正相关(P<0.05)。血Ca水平、血Hb水平与CKD3-5期患者发生心衰呈负相关(P<0.05)。4.CKD3-5期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心衰组患者本虚证以阳虚证为主(bioactive substance accumulationP<0.05),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P<0.05)。5.CKD3-5期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型分布关系:在本虚证的分布中,心功能II级中以气虚证患者最多(P<Wnt-C59 NMR0.05),有11例(占44.0%);心功能Ⅲ、Ⅳ级中以阳虚证患者最多(P<0.05),其中心功能Ⅲ级中有13例(占48.2%)、心功能Ⅳ级中有18例(占62.1%)。在标实证的分布中,心功能II级患者标证中湿热证最多,有12例(占48.0%);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标证中血瘀证最多(P<0.05),其中心功能Ⅲ级中有10例(占37.0%)、心功能Ⅳ级中有14例(占48.2%)。结论:1.CKD3-5期患者心衰发生与血iPTH、P、Ca、Hb、CRP、eGFR、24h-Upro相关;其中血i PTH、P、CRP、eGFR、24h-Upro与CKD3-5期患者发生心衰呈正相关。血Ca水平、血Hb水平与CKD3-5期患者发生心衰呈负相关。2.CKD3-5期患者合并心衰中医证型分布:本虚证主要以阳虚证为主,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3.CKD3-5期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型分布:心功能II级中主证以气虚证为主,标证以湿热证为主;心功能Ⅲ、Ⅳ级主证以阳虚证为主,标证以血瘀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