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方式下胡萝卜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传统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天然食物来预防和缓解结肠炎正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而加工方式对该活性的影响未知。因此本文探究了三种加工方式(打浆、高温蒸煮和发酵)对胡萝卜类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含量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可及性的影响,并采用葡聚糖硫酸钠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14天对C57BL/6J小鼠进行胡萝卜(5.053%,干基)饮食干预,通过检测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相关指标(长度及病理情况、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selleck产品、杯状细胞数量、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综合评价不同加工方式下胡萝卜对结肠炎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高温蒸煮和发酵处理显著降低可溶性、不溶性和总膳食纤维含量以及selleck NMR增加类胡萝卜素生物可及性(p<0.05),后者显著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总膳食纤维中的比例(p<0.05)。与模型组相比,三种加工方式下的胡萝卜均能显著(p<0.05)抑制结肠炎小鼠体重下降和DAI指数增加,降低TNF-α、IL-1β、IL-6 水平,增加IL-10水平,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其中高温蒸煮和发酵胡萝卜可以显著(p<0.05)缓解小鼠结肠缩短,减轻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此外,发酵胡萝卜还可以显著(p<0.bioconjugate vaccine05)抑制丙二醛的生成,改善结肠杯状细胞减少,提高丁酸水平,且抑制IL-6的作用最强。综上,不同加工方式下胡萝卜对溃疡性结肠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其中发酵胡萝卜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