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类型关系探讨

目的 观察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1年2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治疗的胃黏膜病变患者142例,根据辨证标准将患者中医证型分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电子胃镜下确认胃黏膜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类型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黏膜内癌(M癌)及黏膜下癌(SM癌),分析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selleck Pexidartinib与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 胃黏膜病变在胃窦部多发ABT-263小鼠以脾胃湿热证为主,脾胃虚弱证其次,在胃角部多发以肝胃不和证为主(P均<0.01);隆起型多发以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为主,平坦型、凹陷型多发均以脾胃虚弱证为主(P均<0.01);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弱证胃黏膜病变在胃窦部发生率高,肝胃不和证在胃角部发生率高。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弱证隆起型胃黏膜病变发生率高,肝胃不和证隆起型、凹陷型胃黏膜病变发生率相当,胃黏膜病变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黏膜病变Medial plating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