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PF-6463922供应商肺部并发症(PPC)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中在单肺通气(OLV)后非通气侧肺给予1~4 L/min的氧气通入,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中失血量、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OLV时的术者满意度,麻醉诱导后即刻(T0)和OLV后30 min(T1)、1 hNeurobiology of language(T2)、2 h(T3)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术前及术后1、3 d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PP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2 d的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手术LBH589 molecular weight时间、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中失血量、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OLV时的术者满意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两组T1~T3时间点PaO2均下降、PaCO2均升高,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3 d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术后PPC总发生率为14%(7/50),对照组为34%(17/50),两组比较P<0.05。两组术后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术后PA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2 d QoR-1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老年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给予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有助于改善氧合功能、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减少PPC发生、促进术后康复,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