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BIM基因多态性与阿美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均接受阿美替尼二线治疗,根据疗效情况分为无效组(n=48)和有效组(n=52)。采用TaqMan探针进行基因分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Liraglutide NMR床资料、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分析情况,并分析两组血清因子水平差异;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BIM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因子的关联;并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无效组CC、CT基因selleck化学频率以及C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栓病史、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受教育程度、转移部位、PS评分、CR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FGF、VEGF、PTX3、CCL20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有效组bFGF、VEGF、PTX3、CCL20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且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无效组bFGF、VEGF、PTX3、CCL2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评分、吸烟、病理类型、impedimetric immunosensorBIM基因(rs724710)C等位基因是阿美替尼二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IM基因(rs724710)与患者bFGF、VEGF、PTX3、CCL20水平显著关联(P<0.05),且bFGF、VEGF、PTX3以及CCL20均与BIM基因(rs724710)多态性存在交互作用;BIM基因(rs724710)基因CC型(31.25%)患者OS率显著低于CT型(69.75%,χ2=5.574,P=0.018)和TT型(77.78%,χ2=4.996,P=0.025)。结论 BIM基因(rs724710)多态性与阿美替尼二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密切相关,且与bFGF、VEGF、PTX3、CCL20存在交互作用,临床可通过检测晚期NSCLC患者BIM基因多态性评估其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