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寄语

<正>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仍然处stroke medicine于上升趋势,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近年来,单细胞测序、空间组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为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和精准防控提供了新的手段,整合医学的理念也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中国肿瘤临床》自2020年起开辟“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专栏,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本期专栏邀请到六位“中国抗癌selleck化学协会青年科学家奖(2021年)”的获奖者,从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疾病模型和药物研发等角度对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其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强教授总结了肝内胆管癌起源细胞的研究进展以及对临床精准诊疗的启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申占龙教授总结了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预测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挑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王斌教授对弥漫性胃癌的发病机制、疾病模型、治疗现状和分子分型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和展望;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邹冬玲教授系统分析了类器官在肿瘤精准诊疗中的应用、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洵教授总结获悉更多了表观遗传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现状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