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与抑郁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与抑郁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四逆散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相关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CTD、TTD数据库筛选溃疡性结肠炎和抑郁症的疾病相关靶点;对上述预测得到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四逆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抑郁症的潜在作用靶点(共有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共有靶点”网络,分析核心成分;将共有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关键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获得四逆散的活性成分136个,四逆散治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疗溃疡性结肠炎和抑郁症的潜在作用靶点(共有靶点)220个,涉及657个生物过程、70个细胞组分、147个分子功能以及133条信号通路。筛选得到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等核心活性化合物,JUselleck激酶抑制剂N、MAPK3、STAT3、AKT1、MAPK1等关键靶蛋白,以及TNF、IL-17、Th17细胞分化、HIF-1、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5个关键靶点均与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 四逆散可能是通过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JUN、MAPK3、STAT3、AKT1、MAPK1等关键靶点,通过TNF、IL-17、HIF-1、Toll样受体、TImidazole ketone erastin研究购买h17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与抑郁症“异病同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