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对氮素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偏好,一直以来研究者认为水稻是典型的喜铵作物PF-6463922临床试验,也有研究指出增加硝态氮能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和产量的提升,但尚未明确协同多指标增效的最适铵硝配比。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也是有效增加稻米品质的重要营养调控手段,但有机养分占比过高会降低水稻产量。整合现有的研究结果,定量分析铵硝态氮的配合和有机无机氮的配合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明确水稻最佳铵硝配比和有机替代方案。采用Meta分析方法,收集了2000—2021年间发表的48篇文章,将养分形态配比分类,研究不同分类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与纯铵态氮供应相比,适宜配比的铵硝混合营养显著改善水稻干物质累积、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其中最佳配比为75∶25,可分别增加水稻地上部、地下部干物质量和总干物质量36.2%、19.5%和26.0%,分别增加生长发育指标叶面积、分蘖数、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high-biomass economic plants、氮素积累量17.9%、28.8%、209.5%、60.5%、139.5%、30.6%,分别显著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56.5%、16.3%、21.9%。但当硝态氮比例增加到50%时,上述指标无法得到显著提升甚至下降。与纯无机氮供应相比,<40%的有机氮替代下水稻产量、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提升8.9%、4.5%、1.4%,稻米垩白度和蛋白GSK1120212使用方法质含量分别下降19.7%、0.7%,但有机替代比例超过40%则无显著改善效果。合理铵硝配比和有机肥替代比例可进一步实现水稻增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