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K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及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1、分析和验证盐诱导激酶2(salt-inducible kinase 2,SIK2)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情况。2、探究SIK2对TNBC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3、探究 SIK2 对 TNBC 细胞株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4、探究SIK2影响TNBC细胞株迁移、侵袭以及EMT的分子机制。方法:1、利用Ualcan在线分析工具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临床蛋白质组学肿瘤分析联盟(clinical proteomics tumor analysis consortium,CPTAC)数据库,探索SIK2在TNBC中的表达情况。2、利用收集到的8对TNB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技术验证 SIK2 在 TNBC 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3、构建SIK2过表达重组质粒,初步验证SIK2在TNBC细胞株中的功能。4、构建SIK2过表达重组慢病毒,感染MDA-MB-231和HCC-1937两种TNBC细胞株,建立SIK2稳定过表达细胞株;并且通过蛋白印迹实验验证SIK2的过表达。5、利用构建好的SIK2稳定过表达的MDA-MB-231和HCC-1937两种TNBC细胞株,探究SIK2对TNBC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影响。6、利用构建好的SIK2稳定过表达的MDA-MB-231和HCC-1937两种TNBC细胞株,探究SIK2对TNBC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影响。7、利用构建好的SIK2稳定过表达的MDA-MB-231和HCC-1937两种TNBC细胞株,探究SIK2对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8、利用蛋白印迹实验分析SIK2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1、Ualcan网站分析TCGA和CPTAC数据库结果显示SIK2在TNBC患者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收集到的TNBC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进行qRT-PCR验证,结果也证实SIK2在TNBC组织中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这与Ualcselleckchem Pevonedistatan网站分析结果一致。Kaplan-Meier Plotter生存分析也证实SIK2低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2、经双酶切验证、琼脂糖电泳以及送上海生工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所构建的SIK2过表达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基因序列完全正确。利用构建好的重组质粒初步验证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符合预期结果。3、对构建好的SIK2稳定过表达MDA-MB-231和HCC-1937两种TNBC细胞株使用蛋白印迹实验验证,结果显示SIK2均明显过表达,证实已成功构建了阴性对照及SIK2稳定过表达的MDA-MB-231和HCC-1937两种TNBC细胞株。4、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SIK2过表达的TNBC细胞株的迁移、侵袭能力显著下降。5、蛋白印迹法检测SIK2过表达后TNBC细胞株中E-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SIK2过表达细胞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SIK2过表达细胞组Vimentin、snail、slug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其对照组。提示过表达SIK2后抑制了duration of immunization EMT过程,进而抑制了TN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等行为。6、蛋白印迹实验检测过表达SIK2后TNBC细胞株中TGFβRI、p-Smad2、p-Smad3BYL719、Smad2/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IK2过表达细胞组p-Smad2、p-Smad3、TGFβRI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对照组,但Smad2/3蛋白表达在SIK2过表达和其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SIK2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低,且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SIK2低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2、SIK2过表达抑制了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的迁移和侵袭行为。3、SIK2过表达抑制了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4、SIK2过表达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进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的迁移、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