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西尼罗病毒EDⅢK307位点对西尼罗病毒包装以及入侵的影响。方法 对西尼罗病毒EDⅢ进行点突变——K307A,再将突变后的表达载体pcDNA3.1-CME K307A与prWNV-RlMedium chain fatty acids (MCFA)uc共转染293T细胞,72 h后www.selleck.cn/products/MG132收集细胞培养上清,通过电镜观察上清中西尼罗假病毒颗粒形态,并利用PCR法扩增病毒基因组NS1片段序列以确证突变假病毒是否包装成功;继而利用上清感染BHK21细胞,通过检测感染后BHK21细胞胞内荧光素酶值来判断突变假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性。结果 细胞培养上清中可见比较均一的病毒颗粒,呈圆形、有包膜,直径在40~50 nm;PCR扩增可见基因组NS1特异条带。上述结果均证实成功包装出突变型假病毒颗粒。感染实验显示,与未突变假病毒颗粒相比,K307A位点突变后的假病毒颗粒丧失了感染靶细胞的能JQ1抑制剂力。结论 K307位点很可能参与了西尼罗病毒的感染,是西尼罗病毒与受体结合的关键位点,从而可能成为阻断西尼罗病毒感染药物的重要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