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发病率占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占第二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年度预测,预计将有100多万患者于2030年死于肝癌,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难治癌种。由于肝癌起病隐匿,首次诊断时大部分患者已经进入中晚期,只有不到30%的肝癌患者有机会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但可手术的患者即使是在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后在后期仍有较高的复发与转移风险,经随访预后欠佳。消化道肿瘤如胃肠肿瘤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化疗药物与免疫靶向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如胃癌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DDP)、紫杉醇(Paclitaxel,PTX)、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等与帕博丽珠单抗(Pembrolizumab)、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的联合治疗,但目前针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手段相比于胃肠肿瘤仍然亟需开发探索,尤其是免疫治疗方面仍然缺少有效的新药物,难以实现肝癌患者的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 medicine,PM)。肝癌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紧密关系到肝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分析对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metastatic hepatic carcinoma,MHC)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比较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的肿瘤微环境、基Microbial dysbiosis于原发性肝癌肿瘤微环境进行分子分型对于指导肝癌患者的预后、针对不同免疫微环境肝癌患者开发免疫药物和实现精准治疗均有重大意义。目的:1.本实验将对原发性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中的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做预后分析,确定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指导预后及临床治疗。2.比较原发性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中的标志物表达,分析差异性所在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3.根据原发性肝细胞癌实验样本组织免疫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免疫微环境进行免疫分子分型,探讨不同标志物及免疫亚型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为改善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及开发潜在有效的免疫药物提供思路。方法:1.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年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资料共计130例,其中肝细胞癌78例,转移性肝癌52例;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和严格的病理筛查选取适合免疫组化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的患者资料共65例,其中肝细胞癌有49例,转移性肝癌有16例。2.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收集到的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病理样本中CD20、CD8、CD15、Foxp 3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种肿瘤免疫微环境内标志物的表达差异。3.依照CD20与CD8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表达情况进行判读评分后将其分为高(CD20高表达、CD8高表达)、中(CD20中或低表达、CD8中表达)、低(CD20低表达、CD8低表达)三种免疫亚型。4.使用统计软件SPSS27.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比较两种肿瘤微环境内免疫细胞差异,分析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不同免疫分型中的表达,探究原发性肝癌中不同免疫细胞与分子分型对预后影响。结果:1.本研究共有130例临床资料计入预后分析,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78例,转移性肝癌52例,将随访记录相关因子代入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中结果如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Child-Pugh分级、组织学分级、复发转移因素是影响肝细胞癌预后的显著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性别、肿瘤数目、肿瘤大小、AFP、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肝病史、Foxp 3表达、术后化疗、术后放疗、免疫治疗等因素则并非是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显著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代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Child-Pugh分级C级、组织学分级以及复发转移是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在转移性肝癌中,肝病史、术后化疗、外科治疗以及复发转移因素是转移性肝癌预后的显著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如肿瘤来源、肿瘤数目、肿瘤大小以及饮酒情况并非是转移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对转移性肝癌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代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外科治疗是影响转移性肝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2.将原发性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的四组免疫标记物表达数值进行描述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原发性肝细胞癌中CD20、CD8、CD15与Foxp3表达高于转移性肝癌,且CD20的表达在两种肿瘤微环境内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根据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CD20、CD8的获悉更多表达将原发性肝细胞癌分为高、中、低免疫亚型,箱式图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中CD15与Foxp3的表达趋势,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20、CD8、CD15、大量Foxp3表达与分子分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影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Child-Pugh分级、组织学分级、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Child-Pugh分级C级、组织学分级以及复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在转移性肝癌中,肝病史、术后化疗、外科治疗以及复发转移因素是转移性肝癌的预后风险因素,外科手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提示对于肝功能差、不能行手术根治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开发新的免疫药物控制肝癌发展以及复发转移对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价值。2.B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内的浸润多于转移性肝癌,B淋巴细胞浸润在两者的肿瘤微环境内存在差异,提示B淋巴细胞是重要的免疫驱动力。3.B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大量调节性T细胞与分子分型是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B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是肝细胞癌预后的保护因素,为正向免疫细胞;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与大量调节性T细胞是肝细胞癌预后的风险因素,为负向免疫细胞。免疫高亚型的预后明显优于免疫中、低亚型,增加正向免疫细胞的浸润并激发其免疫活性,减少负向免疫细胞的浸润及抑制其功能,有助于改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4.调节性T细胞高度浸润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开发抑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免疫靶向药物有望抑制肿确认细节瘤发展以及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