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就医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深入了解和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体验,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视角获知其就医经验以及对医疗系统的评价和看法,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在当前社会、公共卫生政策和经济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Panobinostat分子式对家庭、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的需求,为改善精神卫生医疗实践、推行公众精神卫生教育、发展以青少年需求为导向的照顾与支持方法提供更有效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立意取样法,对12名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的符合入排标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将采访音频转录为文本,使用MAXQDA2022软件以现象学质性研究中使用的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关键字编码、主题归纳、整理、分析。结果: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共提炼出六个主题:对Nervous and immune system communication疾病和就医的看法;就医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及相关因素;获取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信息的渠道;就医过程中的困难;希望得到的支持及对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议;自我评价及期望。结论:1.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就医前对抑郁障碍的认识较为匮乏,就医后治疗态度逐渐发生转变。2.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有担忧、害怕、委屈、无助、失落、期待、抗拒、坦然、放松、开心、鼓舞、欣慰、满足、烦闷、沮丧等,随时间发展而动态变化,初期以负性体验为主,后期以正性体验为主。与其情绪体验相关的因素有疾病状态、内在改变愿望和治疗动机、对精神疾病的看法、家庭和社会支持力度PR-171化学结构、医护人员的专业胜任力和治疗联盟质量、医院环境和治疗设施等。3.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取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信息,在就医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有精神卫生医疗资源匮乏、基层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质量欠佳。4.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希望改善家庭人际互动模式、得到康复指导,建议医护人员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个性化管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并给予患者更多的自主性。5.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有发展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精神卫生服务应重视心理健康普及和预防工作、规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医疗资源和社会服务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注重人的完整性、社会性及整体性,开展以资源为导向的精神心理健康防治模式,助力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获得内在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