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多模态对铁皮石斛抗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肾微循环灌注损害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超微血流(SMI)、超声造影(CEUS)多模态技术在评估铁皮石斛改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肾微循环灌注损害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56只,将其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20只、造模组36只,造模组大鼠经皮下注射CCl_4诱导制备肝纤维化(HF)动物模型,阴性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注射5 w后,随机处死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各4只,取肝组织,行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判断HF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造模组继续皮下注射3 w CCl_4诱导制备HF后肾损伤动物模型,后再随机选取16只作为阴性对照组(NG),将造模组分别随机选取16只作为模型组(MG)和铁皮石斛干预组(DG),其中DG以高剂量铁皮石斛鲜榨汁每日灌胃(7.5 g/kg),连续灌胃4 w,同时NG及MG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干预4 w后,应用常规超声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并检测其长径、前后径确认细节、肾皮质厚度,CDFI及SMI观察大鼠肾脏血管分级,CEUS检测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即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SI)、曲线上升斜率(A)和曲线下面积(AUC);随后收集24 h尿液并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腹主动脉血液,应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尿、血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取肝、肾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学及肝脏、肾脏指数变化。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及平均体质量变化。NG大鼠饮食、精神、活动均正常,体质量增长较快;MG大鼠摄食量及自主行为减少,精神明显变差,毛发发黄、脱落,体质量增长缓慢,后期消瘦明显;DG较MG各项症状均有所减轻,体质量增加。(2)肝、肾组织病理学变化。(1)肝组织HE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NG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索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辐射状紧密排列,汇管区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MG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肪空泡,汇管区明显扩展,并见炎性细胞浸润、大量纤维间隔和假小叶形成;DG较MG的HF呈不同程度改善,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纤维间隔和假小叶分布减少。(2)肾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区均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改变(3)血、尿指标比较。与NG比较,MG和DG大鼠血Cr、BUN水平升高,Ccr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Medical hydrology01);与MG比较,DG大鼠血Cr、BUN水平下降,Ccr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肝脏指数(LI)比较。与NG比较,MG大鼠LI显著增高(P<0.05),说明肝毒性药物CCl_4造成HF,提示HF模型成立;与MG比较,DG的LI明显下降(P<0.05)。(5)肾脏指数(KI)比较。与NG比较,MG及DG的KI升高(P<0.05);与MG比较,DG大鼠的KI有明显下降(P<0.05)。(6)肾脏常规超声、CDFI、SMI及CEUS检查结果比较。(1)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各组大鼠肾脏长径、前后径和肾皮质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CDFI及SMI检查显示:NG大鼠肾血管以4、5级血管分级为主,整个肾血流主干及末梢血管显示清晰;MG及DG血管分级较NG降低,以3级血管为主,肾血流主干变细,末梢血管(弓形动脉及小叶间动脉)几乎不显示;相对于MG,DG的血管分级情况从肉眼角度重叠程度较高,部分分级存在一定分歧及模糊,主干显示有所增粗,少部分部分叶间动脉显示稍强于MG,SMI优势体现在对于肾皮质末梢血管(弓形动脉selleck Panobinostat及小叶间动脉)的显示上。CDFI显示0~2级血管数构成比高于SMI(占比为8.70%vs 1.09%),但SMI显示4~5级及3级血管数构成比均高于CDFI(占比分别为42.39%vs 39.13%、56.52%vs 52.17%),特别是对于5级血管显示SMI优于CDFI(8.70%vs 6.52%)。(3)CEUS检查显示:与NG比较,MG和DG大鼠肾皮质TTP延长,PSI和A均降低,AUC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G比较,DG大鼠肾皮质TTP缩短,PSI和A均增高,AUC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连续8 w皮下注射肝脏毒性药物CCl_4后,MG大鼠的肾功能指标Cr、BUN水平升高,Ccr水平下降,以及KI的升高,表明持续的HF可导致肾微循环灌注损害;(2)铁皮石斛能够抗HF作用,能够改善造模大鼠的一般情况、肾功能及其血流灌注,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3)常规超声、CDFI、SMI仅能够在形态、血管层面反应肾微循环灌注情况,而CEUS能够有效地反应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肾皮质微循环灌注的状态,更有利于早期评价HF后肾微循环灌注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