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观察自拟健脾抗萎汤治疗脾虚络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治疗CAG提供新方案。方法:筛选2021年03月至2022年09月在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与住院部就诊的90例脾虚络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45例/组)。对照组给予瑞巴派特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健脾抗萎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症状、胃镜、病理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共剔除脱落5例病例,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最终纳入42例受试患者,对照组纳入43例受试患者。2.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症状积分、胃镜及病理积分,均无统计AZD6738学差异(P>0.05)。3.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疼痛、胃脘痞满、胃脘嘈杂、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积分均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胃脘疼痛、胃脘痞满、胃脘嘈杂、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积分下降更明显(P<0.01或P<0.05);而在面色暗滞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5%、74.4%,两组疗效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5.胃镜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镜积分均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胃镜积分下降更明显(P<0.05)。6.病理积分:Mindfulness-oriented meditation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化积分均下降(P<0.01或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胃黏膜萎缩、肠化积分下降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下降胃黏膜异型增生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病理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62.8%,两组疗效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8.安全性: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结论:与瑞巴派特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比较,自拟健脾抗萎汤在改善脾虚络瘀型CAG患者疗效更显著,可以明显改善CAG患者的中医证候、胃镜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胃黏膜萎缩,改善肠化,延缓CAG进展。且在治疗过确认细节程中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方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