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胆管癌风险因素分析和诊断模型建立

【目的】通过对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胆管癌患者与肝内胆管结石伴良性病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以期发现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并将传统的诊断手段CA199、CEA、Cselleck激酶抑制剂A125、增强CT等与新指标CYFRA211、CA242、Sindex、Fib-4、NLR、PLR进行诊断效能对比,以期推导出一种更好的诊断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影像学提示肝内胆管结石伴肿瘤并进行手术或肝组织活检的患者,根据病理良恶性将患者进行分为胆管癌组、良性病变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u检验或卡方检验的方法对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及影像、实验室Saliva biomarker检查指标进行对比,将差异较为显著(p>0.05)的指标作为诊断方法,作出单独诊断时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诊断效能,将效能较好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推导出联合诊断模型方程。【结果】研究共纳入肝内胆管结石伴肿瘤的病例119例,其中胆管癌组59例,良性病变组60例。单因素分析两组间性别构成、体重指数、结石首诊时间、乙肝病史、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肝内胆管结石位置、肝萎缩情况、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PLR水平及两个肝纤维化指标水平也无明显差异(p>0.05);胆管癌患者平均年龄62.2±9.7岁,其中具有复发性胆管结石病史患者33人(55.9%),增强CT诊断恶性28人(47.5%),CA199中位数93.66(20.09,419.21)U/ml,CA125中位Docetaxel体内数27.99(14.75,54.67)U/ml,CEA中位数3.48(1.61,22.38)ng/ml,CYFRA211中位数2.61(1.5,4.84)ng/ml;良性病变患者平均年龄56.4±9.6岁,其中具有复发性胆管结石病史患者19人(31.7%),增强CT诊断恶性14人(23.3%),CA199中位数32.12(14.78,136.4)U/ml,CA125中位数13.27(9.7,19.11)U/ml,CEA中位数1.4(0.76,2.2)ng/ml,CYFRA211中位数0.86(0.71,1.78)ng/ml;胆管癌与高龄、复发性胆道结石病史、增强CT恶性表现以及CA199、CA125、CEA、CYFRA211、NLR指标升高密切相关(P<0.05)。以上指标作为单独诊断时的诊断效能以年龄、复发性胆道结石病史、CA199、CA125、CEA、CYFRA211六项参数最好,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后,年龄、CA125、CYFRA211三项对方程的结果影响最为显著,可构建联合诊断模型,得出的联合诊断模型较CYFRA211的AUC差值为0.049(95%CI-0.099~0.106),两诊断效能相似(P>0.05);联合诊断模型较年龄或CA125的AUC差值为0.139(95%CI 0.055~0.222)和0.246(95%CI 0.146~0.346),联合诊断效能优于年龄或CA125(P<0.05),可作为一种较好的诊断手段。【结论】高龄可能是肝内胆管结石发展为胆管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性胆管结石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CYFRA211和CA242对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胆管癌的诊断效能比传统的诊断指标更好,可以成为未来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联合年龄、CA125、CYFRA211进行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胆管癌诊断是一项有效的诊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