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的“成分-靶点-通路”可能性药效机制,并基于其潜在机制验证主要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方法 以TCMSP、Uniprot、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BYL719临床试验、Cytoscape、Omicshare等平台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以Autodock、Pymol和Ligplot等进行分子对接;以红芪水提取物此网站进行动物实验验证;以HPLC法对8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确定了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的4种活性成分、8个关键靶点、4条重点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芒柄花素和槲皮素同时与HSP90AA1、柚皮素与MAPK3、熊果酸与TP53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表明,胃肠因子MTL、VIP明显升高,肝肾因子Cr、BUN、AST、ALT明显降低,IL-10升高,TNF-α明显降低;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芒柄花苷含量最高(2.884 8μg·g~(-1))。结论探讨了红芪抗放化疗所致靶器官损伤保护作用的“构-效”关系,并对narrative medicine其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