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免疫荧光在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研究背景】PR-171: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Autoimmune bullous dermatoses,AIBD)是一组表现为在皮肤和/或黏膜上出现以红斑、水疱、大疱为基本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在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大疱,常伴糜烂,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线状Ig A大疱性皮肤病(Linear Ig A bullous dermatosis,LABD)等,以大疱性类天疱疮(BP)最为常见。其特征是机体存在自身抗体,这些抗体结合于特定的结构蛋白,介导了皮肤和/或黏膜的损伤,因此对患者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对诊断和临床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监测自身抗体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活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检验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临床诊断,降低误诊和漏诊的概率。免疫荧光技术(IF)在常见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一些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金标准。IF是将抗原或抗体使用荧光色素进行标记,再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得出检测结果,可用于检测组织中或悬浮于细胞上的各种抗原,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抗干扰的特点。直接免疫荧光(DIF)通过检测自身抗体与抗原形成的免疫反应物,可以很好地诊断AIBD,也可以用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断,如红斑狼疮、血管炎。DIF诊断为下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治疗前后DIF结果的变化被认为是治疗疗效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通过用荧光抗体标记冷冻切片,检测免疫反应物在组织中的沉积,沉积位置主要位于上皮组织、基底膜带(BMZ)、血管周围。DIF测定的免疫反应物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如Ig A、Ig G、Ig M,纤维蛋白、补体C3、C4等,染色强度分级有+到++++,沉积模式有颗粒状、线状、网状等。各类型AIBD的DIF结果不同,BP主要表现为Ig G和(或)C3多呈线状沉积于基底膜带(BMZ),少数患者有Ig A、Ig E线状沉积、Ig G和Ig M颗粒状沉积;天疱疮DIF检测可见棘细胞间Ig G、C3、Ig A、Ig M沉积,可呈网状、线状、颗粒状沉积;LABD在BMZ产生线状或带状且均匀的Ig A沉积,偶尔会发现Ig G、Ig M和C3。各类型AIBD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结果、DIF或IIF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最准确的临床诊断,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增加漏诊率和/或误诊率,且得出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基础。DIF在AIBD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根据其沉积部位、成分、强度、模式,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是后续治疗、疾病得到缓解的基石。【目的】:回顾性分析DIF在AIBD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各类型AIBD的DIF荧光沉积特点,并将DIF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ELISA法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住院行组织病理检查、直接免疫荧光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DIF、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AIBD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DIF在组间、组内阳性selleck GSK1349572率的差异性,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DIF检测在AIBD组和对照组检测的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1),AIBD组DIF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AIBD组内,BP组和天疱疮组中DIF阳性率略高于组织病理和ELISA法检测阳性率,但三种检测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94例BP患者DIF阳性90例(95.7%),阴性4例(4.3%%),主要以基底膜带Ig G和/或C3呈连续性线状沉积为主;136例天疱疮患者DIF阳性134例(98.5%),阴性2例(1.5%),主要以Ig G、C3棘细胞间网状沉积为主;2例DH患者DIF阳性1例(50%),以基底膜带Ig A、Ig G颗粒状沉积为主;2例LABD患者DIF均为阳性,表现为基底膜带Ig A线状连续性沉积。BP患者中Ig G沉积75例(79.79%),C3沉积82例(87.23%),Ig A、Ig M、C4、Fib、C1q均为罕见沉积成分,天疱疮患者中Ig G沉积129例(94.85%),C3沉积111例(81.62%),各类天疱疮亚型中可出现不同的沉积成分。免疫荧光标记物在AIBD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分组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IF对AIBD临床诊断有重要作用,有较Glutamate biosensor高的敏感性(97%),尤其对于天疱疮、DH、LABD,DIF是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均显示DIF检测在AIBD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DIF具体沉积部位、沉积类型、沉积模式具有特异性,对AIBD疾病分型有重要意义,特别是Ig G、C3、Ig A、Ig M;本研究中DIF阳性率稍高于组织病理、ELISA阳性率,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DIF也具有局限性,阳性率不能达到100%,本次研究中有3%的患者DIF阴性,对于阴性的患者还需完成血清抗体检测等相关免疫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