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少阿片方案多模式镇痛(Less Opioid Regimen Multi-modal Analgesia)在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Retrolaparoscopic Renal Tumor Resectio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少阿片方案多模式镇痛组(LO组)和标准麻醉组(S组),每组30例。(1)LO组:在术前10分钟和关腹缝皮时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共100mg),麻醉诱导插管后帮助患者取侧卧位(患侧朝上),在超声引导下于患侧竖脊肌T9横突水平注射0.5%罗哌卡因30ml。(2)S组:常规全身麻醉组。所有患者麻醉诱导、维持及复苏均采用统一方法。两组患者术毕均连接自控静脉镇痛泵,但泵内镇痛药物不同,LO组泵内采用氟比洛芬酯镇痛,S组泵内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手术结束后控制所有患者VAS评分<4分,当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ug/kg/次补救镇痛。记录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时间(以下称手术时间);记录T1(清醒时)、T2(术后1小时)、T3(术后6小时)、T4(术后12小时)、T5(术后24小时)及T6(术后48小时)各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和BCS评分;记录Ta(麻醉给药前)、Tb(切皮时)、Tc(充二氧化碳气腹时)、Td(病灶切除时)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段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消耗量及术后48小时内舒芬太尼补救镇痛次数,Bafilomycin A1说明书术后48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恶心呕吐次数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手术结束至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以下简称首次排气时间)、手术结束至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以下简称首次下床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T1和T确认细节6时刻VAS评分、BC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LO组患者术后T2、T3、T4、T5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S组患者(P<0.05);LO组患者术后T2、T3、T4、T5各个时间点的BCS评分均高于S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Ta时刻心率及genetic pest management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O组在Tb、Tc、Td时刻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低于S组;LO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S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比较,LO组晚于S组(P<0.05);术后48小时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比较LO组少于S组(P<0.05);术后舒芬太尼补救镇痛次数比较LO组少于S组(P<0.05);LO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水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均早于S组(P<0.05);LO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S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全身麻醉术后镇痛而言,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结合氟比洛芬酯共同参与的少阿片方案多模式镇痛应用于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患者:有助于减少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镇痛效果,有助于降低术中应激反应使循环更平稳,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提前下床进食,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