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大鼠肝移植中供肝切取操作目的:分析和对比供肝切取手术方法,改良大鼠肝移植手术方法。方法:分别使用传统法和改良法完成供肝切取手术,对比分析手术结果和供肝病理结果。结果:传统法和改良法供肝切取的时间分别约为60.8min和38.3min,手术成功率IDN-6556细胞培养分别为80%和100%,改良法供肝切取的时间比传统法短(P<0.05)。传统法供肝病理切片提示部分肝小叶淤血,而改良法供肝病理切片提示肝小叶形态结构均匀。结论:供肝切取手术中的韧带游离、血管结扎、肝脏灌注的顺序和方法对供肝质量至关重要,改良法仅在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周围操作后沿腹主动脉灌注,肝脏翻动操作减少,供肝切取时间缩短,供肝质量提高。第二部分大鼠肝移植中无肝期操作目的:分析和对比多种无肝期手术方法,改良大鼠肝移植手术方法。方法:分别使用水合氯醛麻醉、吸入性七氟烷麻醉、门静脉驱血、腹主动脉夹闭、颈静脉留置针补液和脾脏皮下转位术等操作,对比分析肝脏游离和血管阻断后大鼠无肝期持续时间。分别使用磁环、缝合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无肝期前后留置结扎线门静脉套管,对比分析大鼠无肝期操作时间和手术成功率。结果:水合氯醛麻醉、吸入性七氟烷麻醉、门静脉驱血、腹主动脉夹闭、颈静脉留置针补液和脾脏皮下转位术的无肝期持续时间分别约为15.8min、23.6min、27.1min、29.9min、33.4min和43.6min,吸入性七氟烷麻醉、门静脉补液、腹主动脉夹闭、颈静脉留置针补液和脾脏皮下转位术等操作使大鼠无肝期持续时间延长(P<0.05)。肝上下腔静脉缝合吻合、磁环吻合、无肝期留置缝合线套管和无肝期前结扎线套管的无肝期操作时间分别约为17.4min、8.2min、6.4min和3.5min,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0%、100%、80%和90%,磁环吻合的无肝期操作时间比缝合吻合短(P<0.05),无肝期前结扎线套管的时间比无肝期留置缝合线套管短(P<0.05)。结论:吸入性七氟烷麻醉比水合氯醛麻醉的无肝期持续时间显著延长。相比于吸入性七氟烷麻醉操作,门静脉驱血、腹主动脉夹闭、颈静脉留置针补液和脾脏皮下转位术操作延长了受体无肝期持续时间,有助于完成无肝期操作。肝上下腔静脉磁环套叠吻合,牵拉无肝期前门静脉右分支结扎线门静脉套管,缩短了无肝期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提高。第三部分大鼠肝移植传统与改良手术方法的手术结果和学习曲线目的:总结和解析大鼠肝移植的改良手术方法,对比分析大鼠肝移植传统与改良手术方法的手术结果和学习曲线。方法:两名术者分别使用传统法和改良法自首次成功完成大鼠肝移植手术起,成功实施50例手术后研究截止。详细记录两名术者首次手术成功、总手术次数序号,使用累积和法(Cumulative Sum,CUSUM)建立手术成功的50例手术的学习曲线。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供肝切取、供肝修剪、受体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一周存活率和病理结果。结果:传统法和改Etoposide说明书良法术者首次手术成功的序号分别为第25次和14次,总手术次数序号为第117次和81次。供肝切取的时间分别约为60.8min和38.3min,供肝修剪的时间约为14.8min和25.2min,受体手术的时间约为77.8min和63.3min,传统法的供肝切取和受体手术的时间比改良法长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P<0.05),供肝修剪的时间比改良法短(P<0.05)。手术成功率分别为42.7%和61.7%,一周存活率为48%和66%,传统法的手术成功率和一周存活率比改良法低。传统法和改良法术者分别于手术成功的50例手术中的第30例和21例手术时达到学习曲线的拐点,曲线的拟合优度为0.951和0.964。传统法肝脏病理切片提示部分肝小叶组织结构紊乱,改良法肝脏病理切片提示肝小叶形态结构均匀。结论:通过对供肝切取和无肝期操作的改良,我们的大鼠肝移植改良手术方法具有时间短、难度低、成功率高和学习曲线快等优点,将促进大鼠肝移植技术的学习和发展,为肝移植相关疾病的进一步基础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