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进行肺组织代谢组学分析,探讨大麻二酚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3.15 mg·kg~(-1))、大麻二酚低、中、高剂量组(12、36、108 mg·kg~(-1)),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通过气管内注射5mg·kg~(-1)博来霉素构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按剂量每天灌胃给药1次,空白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I型胶原蛋白(Col-1)、纤连蛋白(FN)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黏蛋白5AC(MUC5AC)的表达。基于UPLC-Q-TOF-MS筛选大麻二酚治疗肺纤维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连续纤维化病灶,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和大麻二酚组大鼠肺组织中炎性浸润减少,蓝色胶原沉积减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MMP-7、KL-6、SP-A、SP-D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和大麻二酚组MMP-7、KL-6、SP-A、SP-D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Col-1和FN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UC5AC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和大麻二酚组肺组织中Col-1和FN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MUC5AC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较空白组共筛选出18个差异化合物,大麻二酚可对其中16个标志物回调,主要涉及亚油酸代谢,苯丙氨酸、酪获悉更多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4种代谢途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关键生物标志物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相对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5,6-EET、L-酪氨酸、烟酰胺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Dinaciclib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使5,6-EET、L-酪氨酸、烟酰胺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大麻二酚能使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降低,5,6-EET、L-酪氨酸、烟酰胺相对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大麻二酚对肺纤维化具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亚油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烟酸exercise is medicine和烟酰胺代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