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天然活性成分抗弓形虫作用的研究

目的Y-27632:探讨五种天然活性成分:双氢青蒿素、常春藤皂苷元、熊果酸、松萝酸和牛蒡子苷元的抗弓形虫活性,同时评价几个系列衍生物的抗弓形虫效果。研究方法:首先,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抗弓形虫感染药物筛选模型,利用噻唑蓝比色法(MTT)评价受试化合物对宿主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检测其抗弓形虫作用选择性;接下来,通过构建弓形虫急性感染小鼠模型,选择活性较优的化合物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模型组、阳性对照药组(螺旋霉素1组和螺旋霉素2组)、天然化合物组和天然化合物衍生物组。在小鼠腹腔内注射2×10~3个RH株速殖子,感染4h后给予药物治疗,每日灌胃给药一次,在RH株速殖子感染小鼠4天后,采集小鼠腹水,计算小鼠腹腔内速殖子数目,以检测受试化合物抑制小鼠腹腔内速殖子的增殖情况。同时通过测定一系列指标:体重增长、肝指数、脾指数以及利用赖氏测定法测定眼球血血清中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的水平,分析这些化合物在治疗RH株速殖子感染的同时对肝脏脾脏的损伤;通过酶循环法测定小鼠肝脏中谷胱甘肽(GSH)的水平,通过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脏中丙二醛(MDA)的水平,检测化合物是否由氧化应激的原因导致肝脏的损伤。结果:抗弓形虫感染药物筛选模型结果显示:具有抗疟作用的双氢青蒿素体外选择性高于对照药物螺旋霉素,对宿主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抗菌作用的天然产物常春藤皂苷元、松萝酸和牛蒡子苷元的体外选择性高于对照药物螺旋霉素,熊果酸的体外选择性与螺旋霉素基本相当,这四个抗菌天然产物对宿主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常春藤皂苷元,相比于螺旋霉素毒性降低了约3.3倍。弓形虫急性感染小鼠模型实显示:抗疟化合物双氢青蒿素的体内抗弓形虫作用与同剂量下的螺旋霉素相当;抗菌类天然产物常春藤皂苷元、熊果酸和松萝酸的体内抗弓形虫作用与同等剂量下的螺旋霉素相当,而牛蒡子苷元的体内抗弓形虫作用效果优于同等剂量下的螺旋霉素。小鼠的肝脏、脾脏和生长发育指标显示:对照组螺旋霉素能有效抑制弓形虫感染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但是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肝脏损伤、脾脏肿大及体重的明显降低。具有抗疟作用的化合物双氢青蒿素显著降低了感染弓形虫后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并明显增加了GSH含量。双氢青蒿素降低肝脏损伤的效果优于螺旋霉素,对小鼠的体重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优于螺旋霉素,同时抑制脾肿大的作用与螺旋霉素相当。具有抗菌作用的天然产物常春藤皂苷元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肝脏损伤及降低肝脏氧化应激的作用,同时对小鼠体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熊果酸可明显增加感染后小鼠GSH水平,同时对ALT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感染后的AST水平。松萝酸显著增加了感染后小鼠的ALT水平,并且松萝酸治疗后的小鼠相比于感染模型组在抗氧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出现了脾脏缩小的现象。相比于感染模型组,牛蒡子苷元可减弱肝脏的肿大,但是显著增加了血清中ALT含量,经牛蒡子苷元治疗后小鼠肝脏中GSH水平显著降低,MDA含量相比于感染模型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组值。衍生物J2、J4、J6,J12和J15显示出比其先导化合物更有效的体外抗弓形虫作用,并且对sandwich type immunosensor宿主细胞的毒性较低,体内抗弓形虫作用与同剂量下的螺旋霉素相当。衍生物J2在降低肝脏损伤的效果上同其先导化合物双氢青蒿素基本一致。衍生物J2其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优于双氢青蒿素。衍生物J4降低AST的效果以及对Z-IETD-FMK分子式体重的影响同先导化合物松萝酸一致,但在ALT和MDA水平上的效果强于松萝酸,同时可使脾脏由缩小发展为脾脏肿大。相比于先导物熊果酸,衍生物J6和J12小鼠体重增量出现了更明显的降低现象,并且衍生物J12明显降低了ALT。衍生物J15同牛蒡子苷元的抗弓形虫效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提示,所选五种天然活性成分双氢青蒿素、常春藤皂苷元、熊果酸、松萝酸和牛蒡子苷元在体内外具有低毒、高效的抗弓形虫活性;相比于现有药物螺旋霉素,天然活性成分常春藤皂苷元对弓形虫感染引起的肝损伤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和较低的毒副作用,有进一步发展成为抗弓形虫先导物的潜力。衍生物J2、J4、J6、J12和J15的体内外抑制弓形虫作用同先导物基本相当;相比于螺旋霉素,只有在熊果酸中接入4-硝基苯基-1,2,4-三唑结构后的衍生物对弓形虫感染引起的肝损伤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