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是体能训练中十分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进行大强度离心运动后更容易出现,不但会导致训练者生理上的肌肉疼痛,严重时还会限制其运动表现与运动成绩。绿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备受国人喜爱,如今更是运动科学领域的新兴营养补剂热点,其中富含的L-茶氨酸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与L-胱氨酸联合补充(L-theanine/L-cystine,CT)可以促进人体内的谷胱甘肽合成,谷胱甘肽作为内源性抗氧化剂,其生理效能主要是来自于半胱氨酸侧链上的巯基,巯基易被氧化,可以与某些毒素分子如自由基结合,转化为能被代谢的酸类物质,改善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堆积情况,调节机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过程,缓解运动后骨骼肌的不适症状。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观察联合补充L-茶氨酸/L-胱氨酸后各组受试者DOMS相关肌肉症状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机补充CT对于DOMS的作用差异情况,进而为L-茶氨酸/L-胱氨酸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作为功能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经过自主报名和信息筛选,招募32名年龄为18-25岁、日常习惯静坐少动,且一周内无大强度训练的男性大学生。将其随机分为运动前1小时补充CT组(B-1hT组)、运动前1小时补充安慰剂组(Bselleck激酶抑制剂-1hC组)、运动后即刻补充CT组(A-T组)和运动后即刻补充安慰剂组(A-C组),每组各8人。受试者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自愿参加实验。在实验正式开始前一周进行预实验,测试建模方案的可行性并试用补剂胶囊,均没有产生不良反应。基础测试阶段,测试并记录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年龄等基本信息,确定各组受试者间基础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而后对受试者进行1RM测试,确定其基础运动水平:1)预估被试者60%1RM左右的重量,按规定动作完成10次,休息1分钟。2)第1组增加重量至预估重量的70%~75%,完成5次规定动作,再休息1分钟。第2组将力量增加至预估重量的85%~90%,做2~3次,休息2~3分钟。运动干预阶段,受试者在充分热身后进行大强度离心运动,包括:1)10RM负重伸膝:每组15个,共5组,组间休息9Personal medical resources0秒。受试者需要先负重伸膝,然后从最高点慢慢恢复到初始位置,形成离心运动的过程。过程中需要控制受试者的伸膝屈膝时长,每个动作约为两秒。2)纵跳:每组10次、共3组,组间休息90秒。控制受试者纵跳高度,在纵跳场地设置高度标尺,每跳不低于2.5米。3)连续蛙跳:蛙跳距离20米,共2组,组间休息90秒,通过大强度离心运动,使受试者在运动后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补剂阶段,通过预实验确定CT胶囊的补充剂量为700毫克L-胱氨酸和280毫克L-茶氨酸。安慰剂用外形一致、气味、口感相似且无CT功效的980mg纤维素代替。每周进行1~2组实验,每组实验时长为3日。在正式实验前控制受试者膳食摄入,实验前一周避免受试者摄入茶、茶饮料及任何茶制品,实验当天禁止摄入蛋白质类,避免饮食对CT摄入效果的影响。B-1hT组在运动1小时前服用CT补剂,B-1hC组在运动前1小时服用安慰剂,A-T组在运动后即刻服用CT补剂,A-C组在运动后即刻服用安慰剂。测试阶段,用自觉肌肉疼痛指数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受试者运动前、运动后24小时、36小时和48小时的肌肉酸痛程度,主观反映延迟性肌肉酸痛造模成功与否。用酶联免疫法测试受试者安静状态下、运动后24小时和48小时的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红蛋白(Myoglobin,Mb)、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浓度,来观察联合补充CT对DOMS相关肌肉症状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重ABT-199配制复测量方差分析确定组内时间点和组间因素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当P<0.05时,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1.各组受试者在离心运动前后各时间点血清肌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同组内运动前(P<0.05)。且在运动后48小时,运动前1小时补充CT组的血清肌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运动前1小时补充安慰剂组(P=0.02),其余时间点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各组受试者在离心运动前后各时间点血清谷胱甘肽含量显著低于同组内运动前(P<0.05),且在运动后24小时,运动前1小时补充CT组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显著低于运动前1小时补充安慰剂组(P=0.02),其余时间点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各组受试者在离心运动前后各时间点自觉肌肉疼痛指数和丙二醛浓度显著高于同组内运动前(P<0.01),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符合延迟性肌肉酸痛造模特点,但是数值组间差异不明显。4.各组受试者在离心运动前后各时间点肌酸激酶和显著高于同组运动前(P<0.05),仅有A-T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在上升后有下降趋势,其余三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是组间差异不明显。5.各组受试者在离心运动前后各时间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显著低于同组内运动前,但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1.运动前1小时补充CT有助于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带来的肌肉损伤,但是对于缓解疼痛效果不明显。2.运动前1小时补充CT的效果可能要好于运动后即刻进行补剂,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